中国电路网 - 电路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分析预测 | 新品上市 | 新闻动态 | 行业动态 | 行业新闻 | 研究报告 | 政策法规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行业动态 > 建“水电路”扶“精气神” 把“贫困村”变成“美丽村”
M.biz | 商业搜索

建“水电路”扶“精气神” 把“贫困村”变成“美丽村”

信息来源:iiiccc.com   时间: 2019-09-05  浏览次数:47

西安新闻网讯 从西安市区出发,沿着蜿蜒的环山公路行驶不到一个小时,便到达了临潼区仁宗村。仁宗村位于骊山顶峰区域,自然风光俊秀,近年来,仁宗村以“整治人居环境、摒弃不良陋习、培育文明新风”为指导,既建“水电路”,又扶“精气神”,把“贫困村”改善成“美丽村”,用美丽乡村建设助推脱贫攻坚。

建“水电路”扶“精气神” 把“贫困村”变成“美丽村”

通户路、便民路条条都是幸福路

道路是一个村“通”起来的根本,虽然地处山区,但仁宗村的道路却格外顺畅。2017年5月,浐灞生态区派遣马闯作为驻村的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来到仁宗村,马闯和驻村工作队员们把道路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,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,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的干部们克服重重困难,修建了通到贫困户家中的通户路、群众生产生活的便民路共计900多米,硬化村内道路共23公里,这一条条道路解决了群众长期出行难的问题,不仅让贫困户通往了“致富路”,也通向了贫困户的心里。

65岁的姚志龙是仁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,患有心脏病及视力四级障碍,生活艰难。在了解到姚志龙的情况之后,马闯很快来到了姚志龙的家中,实地了解他家的困难。姚志龙家门口的黄土路坑坑洼洼,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,老人视力不佳出行不便,驻村帮扶工作队便为他修缮了水泥通户路,不仅方便出行,也令姚志龙门前更加干净整洁。姚志龙告诉记者:“咱这身体是啥重活都干不了,只能干着急,驻村干部们啥都为咱着想,现在路也修了,水也通了,每年还有村集体经济的分红。咱也不能拖后腿,争取早点过上好日子。”

蓄水池、储水罐让村民不再靠天吃饭

“仁宗村的土地不像平原地区的水浇地,山区里没水灌溉,又存不住水,只能靠天吃饭,今年春天太干旱,一亩地只有300斤收成,扣掉种子、化肥和农机的费用,只能勉强保本。”仁宗村贫困户张七柱说,仁宗村发展的一大阻碍是缺水。

缺水不仅仅影响庄稼果树的灌溉,也影响到村民的正常生活。驻村工作队来到仁宗村以后,对当地的村情村貌做了大量调查和走访,决定着手解决仁宗村的吃水和灌溉问题。仁宗村村民主要沿土仁路和代仁路分布,居民较为分散,想要把水通到各个居民家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为了让自来水尽快通到各家各户,马闯和驻村工作队员们到水务等部门协调,建成了600立方米饮用水储水池,并且将自来水管接到每一户家中,也为贫困户家中安装储水罐,确保在自来水供应困难的时候也能吃到干净的水,仁宗村水入户率达到100%。

建“水电路”扶“精气神” 把“贫困村”变成“美丽村”

同时仁宗村还新建蓄水池20座,以保障村民的生产灌溉需求。这些储水池分布在仁宗村的各个地方,为村民灌溉提供了水源,保障了仁宗村核桃、香椿等经济作物不会因为天旱造成大减产。()基础先行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

走进仁宗村,首先入眼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,太阳能路灯整齐地矗立在道路两旁,隔不多远就有一个垃圾桶,抬头是苍翠的青山,低头常常能看到松鼠、啄木鸟等野生动物,犹如一幅美丽宁和的美丽乡村画卷。

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近期仁宗村结合前期建设工作,对村民急需的通户路进行了硬化,对移民新村路进行了绿化,增设了木质凉亭,更换维修了路下水盖板,进一步完善了公共配套设施,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。

两年多来,驻村帮扶工作队先后修建健身广场4座,硬化道路23公里,安装太阳能路灯50个,修建排水渠7850米,修建垃圾台8个,配备垃圾桶50个,配建公厕1座,美化庭院54户,新铺管网17000米,并且对移民安置点院落进行了整修。现有村委会办公场所650平方米,含有党员活动室、远程教育播放室、计划生育服务室、农家书屋等。全村有标准化卫生室2个,电入户率100%,卫星电视普及率90%以上。通过驻村帮扶干部与仁宗村村委会的共同努力,今天的仁宗村面貌得到了极大地改善。

文/图 记者 郭旭 段雪楠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电路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