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凯又出发了。
2月14日10点多,一场如期而至的雨雪,让津门很快披上了银装,而阵阵大风更让人感觉倒春寒的厉害。这天是陈凯从春节以来独自巡线的第13天。
虽然天气恶劣,但没有阻挡住陈凯前行的步伐。
一场风雪,多了这次计划外的巡视。因为他不知道今天会在路上遇到什么状况,如果天黑了还没有巡视完责任段的线路,他说“心里会感到不踏实。”
国网天津检修公司特高压输电运检室无人机巡检班共有员工8人,平均年龄只有27岁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班组中有6名成员家在外地,节后返津需隔离14天才能复工,另外一名本地的女孩儿在单位负责巡视数据的整理工作。按照《安规》制度,“线路运行与维护”允许考试合格并经单位批准后单独巡线。困难面前,33岁的年轻班长的陈凯二话没说,主动担起了独自一人巡线的任务。
当陈凯驱车2个多小时来到天津市和河北省交界的马厂村时,恰好碰到村支书赵书记。之前,陈凯在解决一起外协纠纷时与赵书记成为了朋友。
“今天雪大,我得去塔下巡视,您看我能不能登个记,从您村里过去啊?”
“小陈,现在上面给我下了死命令,你进不去。实在不好意思。” 赵书记回答道。
对于现在村里的防疫措施,陈凯也很理解。让他犯难的是,承担着京津冀地区重要用电负荷的特高压线路,在这防疫保电和雨雪大风的特殊时期更是马虎不得啊。防疫的规矩不能破,线路还得巡。凭着这几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对线路路径的熟悉,经过短暂的思考,他决定不走“寻常路”,很快就选择出了新的巡视路径。他把车停好,踏进了积雪厚达10多厘米的庄稼地间的小路,平时5分钟的道儿,半个多小时才走到塔下。冬季塔下的线路通道都是片片荒地,坑坑洼洼;夏天的杂草根被雪覆盖着,此时冻得像一片片小钉子朝上立着,走在上面看不清楚,就像踩在钉子尖上,即使是有厚厚的绝缘鞋底,也硌得陈凯脚底板生疼。一个责任段线路巡视下来,陈凯平常需要3个小时,而现在要走5个多小时。
检修公司特高压输电运检室,负责运维1276公里线路,其中包括970公里特高压线路。陈凯负责的是其中一段最密集、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特高压密集通道,检修公司要求一周完成一个巡视周期。由于特高压线路多地处天津与邻省交界处,从单位开车到达现场,就需要近1个半小时的时间。出去巡视一次,要完成30多公里巡视任务。现在有些杆塔不能开车到达,陈凯就全凭着一双脚巡视,一圈下来的时间就多了2个多小时。在他单独巡视的12天里,中午时,陈凯就拿出带的,吃凉饭、喝凉水。返回单位往往是6点多了。
虽然这样,他每次巡线都会与村委会取得联系,特别嘱咐如果有动土、施工的,一定要第一时间和他取得联系。
“2月14日,陈凯责任区DH268-DH308号杆塔巡视完毕,无异常;无人机巡检班暂无需特别关注的重要隐患。”完成了一天的巡视任务回到单位已是6点了,陈凯如往常一样在支部“生产工作群”里汇报工作的完成情况。
为激励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检修公司特高压输电运检室党支部将所辖线路和重点任务划分成12个党员责任区,每个责任区以责任党员名字命名,以党员和群众“1 1”的模式开展日常巡视和隐患治理工作。
作为2019年才刚刚成为预备党员的陈凯,有了以“陈凯”命名的党员责任区后,责任心更强了。面对疫情时期班组人手缺少的情况,他只说了一句:“交给我!即使我一个人干,在这特殊的保电时期也绝不能掉链子!”
一个人、一辆车、一台望远镜、一架无人机、几块电池……“独行侠”陈凯带着他的“战斗”装备,走向了他的巡线之路。